江西农业大学图书馆,原名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图书馆。1969年9月由江西农学院图书馆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图书馆合并而成,1980年11月21日易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图书馆。1985年10月筹建文献检索室,承担科研定题情报服务。1987年10月,校科研情报室并入图书馆。1992年6月落成的图书馆(北区),馆舍面积8597平方米。1997年1月,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图书资料室划归图书馆管理。2007年12月逸夫图书馆开工建设,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馆舍面积达14000平方米。2009年10月19日逸夫图书馆正式启用,标志着学校图书馆事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全馆实行大开架布局。“7×14”小时开放模式、人性化服务、自动化建设、全员化管理水平整体提升,成为江西省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又一亮点。
信息教育和信息服务是客户自定的两项办馆水平的重要指标。所有馆内无线覆盖,是逸夫图书馆建设的必要项目。
系统目标
(1)以无线的方式覆盖整个图书馆;
(2)对每一位用户和每个无线接入点(网桥)进行管理;
(3)充分考虑网络的安全性,系统具有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措施,以满足用户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可审核性和保密性等要求;
(4)在网络规模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系统应可不断升级和扩充,保证系统可用。在将来使用802.11n的产品时,能够顺利过度;
(5)记录每一个用户的上网信息,以便记费服务器通过记时长、流量等方式进行记费;
(6)为发展无线宽带应用打下基础。
设计原则
逸夫图书馆无线局域网接入建设的设计原则建立在充分考虑图书馆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力求满足整个图书馆无线网的可靠性、先进性、实用性、可兼容及可扩展性。
(1)可靠性:保证系统可靠运行,关键设备应有冗余;
(2)先进性:采用当今国内、国际上先进和成熟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使新建立的系统能够较大限度地适应今后技术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3)实用性:能够较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是每个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一种系统性能,它是自动化系统对用户***基本的承诺;
(4)可兼容及可扩展性:在进行方案建设时,力求做到网络结构清晰、合理并具有扩展能力;硬件配置先进、可靠,能够满足网络及软件运行的需要;系统软件安全、可靠,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和维护.